深圳小米熊兒童康復中心
開設:深圳兒童矮小癥、性早熟、肥胖癥、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語言發(fā)育遲緩、自閉癥、智力低下...
開學不到兩周,就有家長悄悄求助:孩子又尿床了……不少5歲以上的孩子,晚上總“畫地圖”,白天憋不住尿——這可能是兒童遺尿癥的表現(xiàn)。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是“懶”或“不聽話”,其實遺尿大多與生理發(fā)育和心理狀態(tài)密切相關。
什么是遺尿?
遺尿指5歲以上兒童每周至少2次夜間不自主排尿,并持續(xù)3個月以上(參考《中國兒童單癥狀性夜遺尿疾病管理共識》)。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期疾病,在我國,約15%的5歲兒童和8%的7歲兒童存在遺尿問題。
兩種類型,原因不同
原發(fā)性遺尿:占90%以上,從小持續(xù)尿床,可能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膀胱容量較小有關。這類孩子夜間尿液產(chǎn)生量較多,但膀胱容量不足以容納整晚的尿液。
繼發(fā)性遺尿:曾連續(xù)6個月不尿床,但近期復發(fā),可能與開學焦慮、睡眠不足、便秘等因素相關(中華醫(yī)學會兒腎學組, 2023)。新學期開始后,學習壓力、作息改變和分離焦慮都可能導致癥狀加重。
開學后尿床加重?
情緒波動、作息改變會刺激兒童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導致膀胱控制能力下降。切忌責罵孩子!這不是故意行為,而是生理或心理因素的綜合結果。家長的責備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先做“排尿日記”
記錄孩子3-5天的飲水、排尿時間和尿量,就醫(yī)時帶給醫(yī)生參考。同時,可采取以下措施:控制晚睡前飲水量、建立規(guī)律排尿習慣、鼓勵孩子參與更換床單減輕心理壓力。如果孩子6歲后仍每周尿床2次以上,建議及時就醫(yī)。
溫馨提示:遺尿不是孩子的錯,多數(shù)情況下通過科學干預都能改善。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較好的良藥!